本文转自怡风兰苑(天下无霜) 中国兰花按其花期,叶型及生长习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七大类: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莲瓣,春剑,还有寒兰。以及从春兰里衍生出的豆瓣,蕙兰里衍生出的春蕙(也叫送春)。其中豆瓣和春蕙没有香味或几乎弱香。兰花之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究其原因是因为兰花除了有四季常青,型艺多变的叶片和纷繁复杂的花型,花色之外,兰花还具有其独特传神的香味。正是这种香味给兰花注入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它是兰花的灵魂,是大自然赐予兰花独一无二的高雅情操。它是一种真正的“王者之香”。 国兰的七大类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历史渊源。春兰,蕙兰开发的历史较早,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开始种植,是国兰中开发最早的兰花品种。到后来建兰,墨兰,莲瓣和春剑,也相继开发。寒兰的认识和开发最晚,从人们开始上山采集寒兰起到现在也就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寒兰在我国分布较广,好多产兰大省都或多或少的分布有寒兰: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的北部,湖南,广西,还有贵州,重庆,云南,四川也分布有少量的寒兰资源。其中浙江的温州,丽水,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宜丰,井冈山,广西的桂林都盛产寒兰,以上地区所选育出的寒兰铭品层出不穷,久负盛名,深受广大兰花爱好者的喜爱。 那么既然寒兰的分布有如此的广泛,为什么古人就没有去发掘并利用,以至于迟迟没有开发呢?这个是有历史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人们在养兰,识兰,赏兰的过程中,并通过长期的实践,经过不知多少代先辈们辛勤的智慧积累,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光辉灿烂的兰花文化。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道德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先辈们不可能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接受寒兰。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寒兰像有些古代兰谱上写的那样寒兰的叶形外表看起来似茅草(那时叫茅兰)而不好看(其实山上的蕙兰更像茅草),而是因为寒兰的花形和花色跟当时刚刚建立的兰花鉴赏理论格格不入。古代的兰花鉴赏理论主要是兰花的瓣型学说,而兰花的瓣型学说是在孔孟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孔孟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正直,中庸,稳重,内敛,含蓄,谦虚等方面,而寒兰的花形和花色与...
开始阅读相邻推荐:拆迁人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重返狼群二 金吾卫之风起金陵 三国全史:全两册 聂鲁达传 重耳传奇 大家家风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全2册) 大遣返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活着的职责:年轻人应有的15种态度 魔法书奇异事件1:秘密阁楼 明媚正当时 忏悔录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逆袭力: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你若盛开 七苦录 都市小花农免费阅读 都市小花农TXT 都市小花农 第165章 都市小花农全文免费TXT 都市小花农全文免费阅读